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春季主体班学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余次对红色资源作出相关论述,系统回答了红色资源是什么、怎么用和如何用的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代表性标识,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邯郸市作为晋冀鲁豫边区核心腹地,红色资源富集、革命底蕴深厚。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调研组深入大名县、峰峰矿区、武安市三地,实地走访红色遗址7处,召开座谈会3场,就红色资源重要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如何与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
(一)思想教育价值。红色资源素有社会教育功能,红色文化能够浸润乡村基层治理,发挥价值引领、道德建设和行为约束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转型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新旧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及错误思潮严重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资源都始终赓续着以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太行精神等为代表的老区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信仰,也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鲜活史实。
?。ǘ┪幕屑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红色资源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红色资源是?;ず痛械钡睾焐幕谋匾跫??;诤焐胖?、遗迹的唯一性,需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加大对这些文物和遗迹的?;ぁ⒋泻陀行Ю?,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爱国情怀与乡土民情、道德情操以及优良传统的高度凝结,是激发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利用好红色资源,能够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有利于培养农民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同时,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能够调和城乡二元割裂结构下的文化冲突,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多元融合,以新颖、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承日益式微的乡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补充,筑牢建构乡村文化体系的精神之基。
?。ㄈ┚弥萍壑怠:焐试瓷铄涞恼文诤糜问谐√峁┏志梦?,以红色文创为基础,精心打造产学研旅一体化发展的红色教育基地,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建设,解决了过往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客源不稳定等问题。红色资源固有的资源属性为产业发展增添旺盛生命力。红色资源通过与社会资本紧密合作,整合革命遗址资源,深入挖掘根植其中的红色文化价值,打造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不断催生新的产业业态,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三地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一)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大名县拥有直隶大名七师纪念馆、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纪念馆、大名起义纪念馆等红色遗址22处,当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峰峰矿区山底村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道体验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生命力。武安市现存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旧址,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先辈旧居等红色遗址,打造“重走太行抗战路”品牌,2024年游客量达240万人次。
?。ǘ┤诤夏J匠醪匠尚?。一是“红色+研学”模式。大名县积极整合全县红色遗址遗迹、红色展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做好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与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结合文章,用现代管理运营理念,打造红色旅游打卡地,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注入新内涵,塑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二是“红色+生态”模式。峰峰矿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与农家乐、采摘园等融合,发展红色主题研学游、乡村休闲游。三是“红色+品牌”模式。武安市不断深挖红色历史资源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革命圣地 红色冶陶”旅游名片,多次登陆央视等国家级媒体。同时,深入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先后打造了楼上戏曲小镇、伯延古镇、王坡民宿等一批新型旅游业态,推出了实景演出、夜经济走廊、水幕电影、3D灯光秀、奇幻夜漂流、盛夏音乐节、品质露营地等特色旅游产品,游客满意度、体验度得到极大提升。
(三)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三地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2.3万人,间接带动餐饮、民宿等从业人员5.8万人,青少年红色研学参与率从2022年的53%提升至2024年的89%。
三、红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ㄒ唬┢分视写嵘?。目前,我市红色景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红色故事讲述包装不够深入人心,普遍缺乏可听、可看、可品、可体验的消费产品;二是红色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文旅产出转化率较低,缺乏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且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精品旅游线路主题不突出,核心 IP 尚未形成,旅游线路整合优化不够,缺乏串珠成链的精品线路,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ǘ┬写忧?。各红色景区的宣传营销存在单打独斗现象,自发性强但协同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不足,导致宣传效果缺乏聚焦。同时,全市缺乏统一的宣传营销策略,宣传营销整合力量不够,对主打产品和旅游品牌的推介力度不足,客源市场分析不够精准,广告投放量偏少,对潜在市场培育有待加强。此外,对常年合作的外地优质旅行社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市场忠诚度不稳定。
(三)要素保障亟待破解。红色文旅项目发展用地相对短缺,项目建设受到国家级自然?;で⑺幢;さ?、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国土空间规划、环境?;さ榷喾矫娴南拗?。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革命遗址为祖祠、公厅,位于村内边角,数量较多。多数革命遗址没有固定的?;ぞ眩恍└锩胖纺昃檬?、损坏严重,未定级的革命遗址大多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此外,产业资本投入较少,规模经济不足,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四、红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一)挖掘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和教育价值。文广旅体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红色文化历史的深度研究和精神价值的挖掘提炼,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在?;ず涂⑽镏市翁焐试吹耐保⒅囟苑俏镏市翁ň裥翁┖焐幕试吹耐诰蚝秃胙?,如红色歌曲、红色文学作品等,尤其是提炼和丰富太行精神的核心内容与时代价值。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如大数据、云计算、5G、VR、AR 等,让红色文物资源“动”起来,使游客能够跨时空、多角度、多维度了解红色文物资源,让红色文物资源从展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要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群体培训不同年龄段的讲解员。例如针对青少年群体,运用符合他们语境的语言讲清楚、讲生动红色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和感受革命先烈英勇顽强、勇于献身、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向上、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高尚品格,从而更好地传递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基因。
?。ǘ┙杓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围绕沉浸式情景体验、研学旅行、电竞数娱、趣味体育等红色文旅产业“风口”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红色文旅项目,更好支撑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结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税务总局旧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等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谋划一批红色文旅产业优质项目,推动重点片区红色文旅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创新投资模式。改变由单一市场主体包揽文旅项目策划建设运营的传统模式,深化与省、市文旅投资集团以及万达、华强方特等文旅产业投资商和运营商的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整合创意、投资、运营等方面的优质资源,谋划落地一批红色文旅产业项目。
?。ㄈ┰擞孟执旅教澹葱乱鞣绞?,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持续加强与新媒体合作。强化与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合作,推出更多红色文旅营销内容,通过推送文旅产品、设置城市话题等方式,充分发挥平台的传播引流作用。与网红达人、流量博主合作,创作与我市红色文旅相关的优质网络内容,强化城市、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并根据浏览量等设定奖励,充分发挥粉丝群体的传播效应。二是引导游客自发传播。探索建立引导游客自发传播的机制,在景区景点和主要文旅项目中,通过创设互动场景、创新组织方式、优化服务保障、实行物质激励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游客通过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平台分享项目内容和旅游体验,形成自发传播的良好态势。 三是精准策划城市话题。要善于紧跟网络热点,借势创造本土话题,增加城市曝光率。既要围绕红色文旅项目策划话题,更要围绕城市文化内核策划话题,引导游客深度了解邯郸、热爱邯郸、宣传邯郸,从而提高邯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ㄋ模┭由觳盗瓷罨等诤隙龋葱卤湎帜J?,实现红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发特色文旅产品。鼓励支持文旅企业结合城市内涵,持续推出“情景戏剧体验+民宿”“视觉光影+演艺”等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不断增添消费新亮点。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更多精品研学线路,让研学旅行成为消费新热点。培育引进创新设计团队,设计推出有城市记忆点的文创精品,增加文创消费品市场供给。二是推动文旅消费与其他消费融合。立足景区商业空间,布局美食、住宿、购物、游玩等商业形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合理确定本地特色品牌与外地品牌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精准招引品牌商,使文旅消费品牌多样化。同时,依托景区和文旅项目的线上平台推广特色产品,方便游客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三是强化县域联动发展。突出邯郸历史文化IP,统筹邯郸各大文化脉系,推动各片区之间相互引流变现。合理确定各县(市、区)独具特色且相互关联的红色文旅项目及相关业态定位,促进各县(市、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构建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红色文旅融合互促片区。差异化布局城区与县域之间的文旅产业重点,推进全市域联动发展、交互引流变现。
(五)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优势,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是促进红色资源与乡村文化紧密融合。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修复物质类红色资源,利用好精神类红色资源、制度类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依托红色资源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乡村文化红色阵地。以红色资源为基础搭建乡村特色文化设施,如党史图书馆、革命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等,同时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红色数字书屋,电子党报阅报屏等,不断锤炼乡风文明的红色内核。三是深挖细酌,打造红色品牌集群。一方面要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品牌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要补齐短板,深入发掘一批有潜力、有魅力、有活力的红色文化资源,精雕细琢,培育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太行山上》等知名红色品牌。四是多元融合,建立“红色+”模式。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推动红色资源与绿水青山、民族文化、研学体验、旅游休闲、农副产品等元素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创、红色教育等多元产业业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注入新动能。五是依托数字技术,创新红色资源活化路径?;胫髁魇制教ń涣骱献鳎⑿问蕉嘌?、生动活泼的数字化红色产品,加快红色资源的数字化转化,让大多数红色资源从“躲在深山人不知”转变为“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文系2025年春季中青班第六组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吕 薇
上一篇:关于峰峰矿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